2014-05-12 第39期
查看往期>>

台湾游戏应进入大陆市场

台湾服贸协议虽然遭到不少抗议,但是对于他们的游戏产业还是颇为照顾,目前法案中允许中国大陆游戏从业者来台融资、合资、合伙及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立商业据点,仅限提供线上游戏制作与研发服务。可是人家虽想来,可大陆玩家似乎不太欢迎,一方面是因为茶叶蛋、泡面等老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台湾游戏曾多次封禁大陆IP。不过笔者认为,台湾游戏应该进入大陆市场,排开政治家们的游戏,对于我们普通玩家来说,如果有新鲜空气,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

戏说第39期 策划整理:一游卡帕
不要拿个别人的错误指责全体

茶叶蛋也好,吃不起水饺也罢,这些段子全部是台湾的媒体、电视台为了吸引眼球所产,普通的台湾民众30年以来全是通过这些渠道认识大陆,自然会有一些误解。在茶叶蛋事件爆发之后,有台湾记者立刻发帖表达了其作为一个普通台湾人对北京的认识现状,称台湾年轻人多是选择去澳洲等地留学,与大陆接触的机会几乎没有。因为政治原因,台湾媒体与内地媒体一向互不来往,而国民党的政策又使得宝岛的风气趋于保守封闭。有学生曾坦言,去过广州之后,他觉得台北在大陆顶多算是个三线城市,大陆的经济发展速度众所周知迅猛无比,只是除了少数在大陆做生意的台湾人之外,其他人根本没有机会亲眼看到大陆的繁荣景象,不知者不罪,所以并不能怪责他们的无知。对于做游戏的台湾厂商来说,他们更是无辜,正如杜汶泽的一席轻视网民的话,本来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却牵连到了数十位艺人,还有数部影片票房惨败,是没有必要的。

而且,抵制一向是弱者的行为,其本意为,我拿你没办法了,所以不想看到你,不仅我不想看到你,而且我还要让所有我认识的人统统抵制你。净网行动把快播和云播都屏蔽了,抵制政策的人多为单身屌丝,而真正强大的人,自然会去找对象~抵制是拒绝世界的多元化,是在扼杀自己的视听范围,是弱者的作法,抗议、声明永远不如拥有一只军队更有效。与抵制相对的更好的办法,是忍受它,然后超越它。仅限于个人的抵制没有错,但有的人总喜欢把自己的抵制蔓延到全社会,成为一种恶性的暴力。如果台湾游戏你不喜欢,那么你可以不玩,或者说你做一款更好的游戏,把台湾游戏狠狠的踩在脚底下,这都可以,但你不可以让其他人也不玩,自己的事情都没处理好,就瞎操心国五条和服贸协议,叫做无聊。

台湾是国产游戏佳作的一大产出地

很多国产经典大作均由台湾出品,台湾大宇资讯公司的《仙剑奇侠传》系列捧红了姚壮宪,将其推上了国产单机游戏的神仙人物地位,《轩辕剑》系列也在翻拍成了电视剧遭到热捧,就连大家一定很熟悉的傻傻的《流星蝴蝶剑》的制作方昱泉国际,也是台北的游戏公司。至于其他经典的金庸题材类单机游戏,也有大部分是由台北智冠科技产出。在网页游戏方面,中华网龙旗下的游戏《三国鼎立》率先采用U3引擎,画面做得非常好看,那还是在2012年。另外,网络游戏方面的《圣境传说》则有台湾华义国际制作,在国内的人气也是有口皆碑。近日台湾游戏《朕是老大OL》因名字太屌遭到玩家吐槽,但是大家对于游戏的质量还是比较认可的,台湾厂商可以用很少的钱做出规规矩矩的产品,这一点大陆厂商确实无法达到。

金庸本身出身自大陆,不过其14本大作却是在香港写出,被发表在当时他一手创立的《明报》上。不得不说,从文化环境上来说,香港这个地方提供了很高的自由度和健康的商业化思维,虽然金古黄梁温的作品不如我天朝“教授”、“专家”们有内涵,但是作为商业产品,他们确实是把质量和盈利完美的结合了起来。不知是不是因为同是小岛的原因,亦或是都与大陆关系暧昧,台湾在做商品的方式上也有其独特的一面。相对于内地游戏商热衷于赚快钱的思维,台湾商人极为重视游戏的整体质量,每一部游戏产品的剧情均十分完整,要么取材于武侠作品,要么则自主原创。也许,在封闭的同时,也早就了台湾人的一种稳重的做事态度吧。

大陆市场,有竞争才有精彩

虽然在创业方面,游戏行业各类人士对于怎么做游戏都有一套说法,但从宏观上来看,国内的游戏市场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有的人说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自己喜欢了,玩家才有可能喜欢;有的人还说做什么游戏不重要,重要的是本够不够多,只要撑得时间足够长,再烂的游戏也能站稳脚跟;更有人说,做什么游戏都可以,关键是要会抄,只要抄的好,不仅省下了一大笔的创业资金,还能很快的盈利。可是,真正讨论怎么做好一个游戏的人却极少极少,几乎凤毛麟角到没有了。其实市场的总量一直是那么多,格局可能在行业的初期就被几个巨头给定下了,然而成功的游戏不表示就适合每一个开发者,这款游戏能火多久,能赚多长时间的钱,往往不再是年轻游戏人关注的热点。当一个坏的影响足够大时,这个错误会延续很久很久,大家都想快点赚大钱,为了安全,学习现成的经验是最保险的。这些固化的行业风气需要新鲜的游戏人来搅动,台湾游戏有这个实力。

大陆游戏厂商赚钱太舒服,乱做游戏

前几年笔者看到新游戏时,还会问问这游戏制作方是谁,由谁代理,但现在没有了这份好奇,哪怕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工作室,后面的老大还是大厂商。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并购很厉害,正如朝代更替之际,各路诸侯纷纷揭竿起义,今天牛逼哄哄的一个大公司,可能明天就因为一个政策或是一个误判全盘皆输,进而慢慢的被人遗忘,烟消云散。活下来的公司像《千与千寻》里的无面人,不断的吞并小型公司。音悦台本来是独立MV站,不知什么时候,站底加上了腾讯两字,而一向无主的U9也悄悄的在上面加了“奇虎360旗下网站”等标识,一切都在悄然进行着,笔者曾供职的PP助手不久前也被UC买了。也许企业主会觉得,尽管他们被收购了,但仍然可以保持其独立的小团队式的创造力,但实际来看,这造成了行业大范围的僵化。在互联网三大巨头往游戏行业进行着同质化严重,主代理业务的竞争时,笔者认为,台湾游戏的注入,会给游戏的质量关带来竞争因素,是一件好事。

关于大陆被台湾游戏封IP的事儿

对于被台湾厂商封IP的事儿,我想大家不必太介意。如果你是一个比较有素质的玩家,也许你并不知道没素质的玩家是怎么做的。魔兽世界曾对大陆开放过登陆,但是我们对他们贡献了海量的代练打金工作室,直接导致了其服务器平衡性崩溃,官方一怒之下封了数十万大陆账号,之后仍然不见好转,不得已才封禁IP。另外一个不得不封禁大陆IP的原因在于外挂,虽然中国区游戏市场大,哪怕盗版再多,付费用户总是有的,可是外挂的存在会对游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试想,当一只打不死的队伍出现在WOW中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消息会一传十十传百,所有玩家都会询问这种外挂在哪里可以下载,为了追求公平,大家都会追求特权。快速升级、秒抢怪等功能直接让新手玩家没得玩,还会让这款游戏变为外挂比赛,谁的辅助软件厉害谁才是王,连充值都省了。

台湾厂商穷

前段时间,为了敦促服贸协议快点通过,台湾25家游戏公司共同斥资10万台币刊登启事。笔者注意到的是10万台币这个数目,相当于RMB2万多,这是什么概念?深圳的一个普通的游戏发布会,光是记者的车马费就有这个数儿了,如果加上整个发布会的开销,大概需要20到30万RMB。作为关乎行业生存的重大事件,这个服贸协议如果通不过,或者说稍有变动,失去了大陆这个大市场,台湾游戏可就难玩了,而25家台湾游戏公司,居然只出了2万块钱……台湾厂商的确不如大陆商人有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可以认真的做游戏,不得不说,是有点坚持的。(文/夏盼)

回到首页

您觉得本期主题怎么样?

大家来吐槽

往期回顾更多+

网友评论